近年来,太平镇把推进镇村环卫一体化作为城镇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环境优化、村庄美化、家园净化”为方向,不断推进环卫一体建设,镇村环境面貌实现美丽蜕变。
在“建”字上下功夫,全力完善环卫基础配套。立足镇、村、企业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持续推进环卫配套设施建设,现已修建垃圾中转站4座、垃圾分类站2处,垃圾分类礼品兑换点2个,为辖域92个村配置1500套120L标准化四类垃圾桶,购置各类环卫车辆300余辆,配备保洁员283人,构建起“源头分类、二次分拣、转运、生成有机肥体系”,为镇村环境改善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村庄分布情况和人口数量,对垃圾箱设置进行了合理布点,并构建起“六纵六横”路网结构,村庄生活垃圾通过“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方式,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
在“管”字上谋办法,全力健全环卫工作机制。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在核定任务和标准的基础上,将主干道路和镇区环卫保洁事务交由专业保洁公司负责,“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设立环卫督导员,形成有效监管,全面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制定、落实村庄环卫考评监督办法,按照“十无”“四净”标准,开展“前后10名”评分奖惩活动,引导激励辖区各村主动作为,自觉维护、改善镇村环境面貌,截至目前已有69个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辖区孙坡村垃圾分类经验被《半月谈》刊登报道。
在“新”字上做文章,全力提升环卫一体效能。发挥垃圾分类试点镇优势,创新垃圾分类回收方式方法,推进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变废为宝;定期开展环境卫生集中观摩、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大整治、大走访、大提升”和“五清一规范一消杀”专项行动;创新和丰富宣传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播、宣传车辆、条幅、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环卫一体浓厚氛围;引导村民发挥主人翁精神,共同参与环境卫生维护、保持工作。截至目前,太平镇已有23个村庄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累计建成24个镇级美丽乡村,1个济宁市级美丽乡村,1个山东省级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