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以前道路老化严重,雨天出行不便,现在路面全部硬化,垃圾每天清理,真是美得很。”日前,在新野县施庵镇大营村,71岁的村民孙士森在村广场乘凉。
生活垃圾一直是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乃至乡村振兴战略不能绕开的“拦路虎”。近年来,新野县以农村村容村貌提升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目标,按照“政府领导,乡镇实施,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思路,深入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创新建立城乡环卫管理长效机制,引进专业环卫公司,配备环卫基础设施,开展陈年垃圾治理,建立了“户投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使所有的乡村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健全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强主体,专业“一班人”负责
为加强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领导,新野县成立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组织实施和督导工作。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也成立了乡村两级专门机构,组建专门领导管理队伍。
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经过调研筛选,新野县选择财政出资购买服务,与北京启迪桑德环境资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依靠专业公司在运行模式、设备投入、精细化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全县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水平的快速提升,打通环卫整治“最后一公里”。
“城乡环境卫生‘一家管’后,环卫治理机械化率更高,不仅节约了人力,还能全天候保洁。”说起服务外包的好处,新野县城管局负责人津津乐道。
在北京启迪桑德环境资源公司“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和“以奖为主的激励制度”的双重标准下,在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下,全县保洁员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日常的环卫工作效率也显著提升。
如今,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乡村小道,洒水车、扫地车、真空吸尘车、雾炮车等机械化保洁设备已司空见惯,穿着印有“桑德公司”黄色马甲的环卫工人来回穿梭,“统一清扫、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已然成型。
重磨合,政府“一条龙”对接
政府购买服务,但不是做“甩手掌柜”,“后勤”是政府现阶段的角色。处理机制和主体的转变,让乡镇与公司有个“磨合期”。
清存量、理杂物、废池子、重布点、控污水、勤保洁、快转运、建机制,各乡镇提供的“一条龙”对接服务,为桑德公司全权接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即时清扫保洁,及时收集转运,垃圾日产日清,桑德公司正向城乡“人人洁”目标迈进。
新野县共投入资金近3600万元,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共购置并配备各型保洁、收集车辆290辆、洒水车10辆、垃圾收集桶近3万个、人力三轮车1000余辆、大型垃圾运输车5辆、垃圾中转站13个、扩建无害化垃圾处理场1座,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农村环卫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为农村生活垃圾的清收转运和无害化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各乡镇、街道办城建所为依托,建立乡村两级管理队伍,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目前,环卫管理机制创新不仅在城区,而且直接延伸到各个乡镇、行政村、自然村。
强载体,垃圾“一键式”清理
为解决城乡陈年垃圾问题,新野县把清理陈年垃圾作为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关键一环,集中开展陈年垃圾集中清理专项行动。
各乡镇、街道办对照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要求,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通过对辖区镇村接合部、集镇、村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桥头、林间、沟渠、公路、坑塘沿线等重点部位的全面排查,摸清积存垃圾存量、分布和污染情况,制订集中清理方案,组织机械车辆和专业队伍,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推动清理行动的快速有效开展,共清理各类陈年垃圾15000余吨,基本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乡村基本达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标准。
新野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的方式,对全县“房”(主次干道旧房改造拆除)、“路”(路两侧人行道硬化、绿化、竹篱笆安装)、“墙”(墙面涂刷宣传标语漫画)、“地”(主次干道两侧空地平整)、“坑”(坑塘“底平边齐”、坑塘篱笆围挡)、“杂”(“五大堆”整治清理)、“清”(日常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的整改提升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交办。
在做好常态化督查的前提下,新野县领导还分班带队实地专项督导村容村貌整治和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根据督查情况,新野县城管局对村容村貌提升和垃圾治理每周工作进行打分排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重管理,考评“一张网”监督
“我们除了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以外,政府的监督考核也让我们‘压力山大’,随时面临着扣分,进而直接影响到保洁费收入。”虽身为桑德公司的管理层,贾建波的工作却毫不轻松。他所感受到的“压力”,来自新野织就的日常管理考评“一张网”。
新野县先后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系列工作制度,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有遵循有依据。建立了县对乡镇和环卫公司监督考评,乡镇对村和驻乡镇环卫公司的两级双重考核机制,强化县对乡、乡对村、村对保洁队伍一级对一级的监管,实行日检查、月汇总、季兑现、年总评的考评办法,考评结果作为拨付保洁经费和管理费用的重要依据。对各乡镇、街道办的工作成效进行认真考评,并根据评比站队结果兑现专项奖补资金。对保洁员,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明确“四定两挂钩”工作职责(“四定”即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两挂钩”即与长效聘任挂钩,与保洁待遇挂钩),用市场化的管理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正如新野县城管局局长齐全伟介绍:“环卫办就是‘总开关’,以每天清运的垃圾总量对桑德公司进行考评;各乡镇就是‘分开关’,派专人动态巡逻打分,最后评分与拨付资金直接挂钩。”
城乡环卫一体,共治垃圾“顽疾”,新野人居环境正昂首阔步地向着“整洁美丽生态宜居”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