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秀洲区中心城区环境卫生,加快推进环卫工作的改革创新升级,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和城市环卫管理精细化水平,秀洲区在实施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目标任务,以提高保洁质量和优化人居环境为导向,以服务各项中心工作为抓手,扎实有效地推进环卫保洁工作向精细化、高效化、智慧化发展,“三化”同频,全面提升秀洲区市容环境品质。
一、定时定点投放清运,环卫管理更精细
为进一步改善路面卫生秩序,2018年5月开始,秀洲区选取多条主要道路开展“定时定点投放清运”试点工作,取消路面垃圾桶,规范设置果壳箱,试点采取沿街店面定时定点投放的垃圾清运模式。每天由保洁员驾驶“其他垃圾”专用收集车,沿路挨家挨户进行垃圾收集,沿街店家听到收集车播放的音乐后主动将店内分类好的垃圾投放至垃圾车内,每天定时收运3至4次,确保沿街店面垃圾能及时投放处理。截至目前,秀洲市区范围已取消路面垃圾桶200余个,一改以往“道路两侧垃圾桶林立,桶边零星垃圾掉落、污水横流”的局面,既消除了店家的顾虑,改善了人行路面环境,也有效提升了市容环境。另外,根据生活垃圾分类要求,进一步规范垃圾桶、果壳箱的设置,统一标识标志,修改规范标识标志2800余处,市区环境秩序明显改善。目前,该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计划3月中旬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定时定点投放清运模式的扩面,进一步促进城市品质提升。
二、增加环卫设施投入,保洁质量更高效
为切实提升保洁效率,优化保洁质量,秀洲区不断加大环卫保洁和设施设备资金投入力度,2019年,保洁资金投入预计比2018年增长32%,中心城区共有机扫车9辆,洒水车7辆,高压冲洗车22辆,能够充分保障市区道路日常清扫、洒水冲洗等工作。新定制的多功能洒水车,前后喷头可以调节方向、压力和出水量,适应不同路面,冲洗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力度强劲,清洁更彻底,能有效降低路面扬尘,提高保洁质量。22辆电瓶高压冲洗车对辖区人行道进行循环冲洗,将缝隙中的烟头、积泥和路面污渍进行强力冲洗清理,加大道路“本色化”清扫,保持路面洁净。为确保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范运输,秀洲区对无资质运输企业和不符合标准的运输车辆进行了全面淘汰,现已全部采用制式车辆密闭收运,促进环卫设施规范化建设管理,杜绝了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三、创新保洁管理模式,长效管理更智慧
为进一步提高保洁效率,秀洲区创新保洁日常管理模式,采用智慧环卫系统和智慧城管系统联合的保洁监管方式,引入数字化监控。目前,各压缩站均已安装监控设备,垃圾运输车辆、机扫车和洒水车安装GPS定位装置,通过智慧环卫和智慧城管系统实现可视化追踪管理,建立环卫领导、指挥中心、各作业部门之间的事件协同处理机制,规范环卫事件的发现、派遣、处置、核查,提高环卫问题处理效率。同时,通过智慧城管、智慧河道等平台,进一步加强对河道保洁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高效处置解决。
四、抓住重点攻克难点,人居环境更有品
拆迁安置小区、农民自建房小区环境卫生问题一直是市区卫生保洁的短板和市容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改善该类小区的环卫基础设施,加强卫生秩序管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市容环境整体形象的重要一环。对此,秀洲区开展迁建小区环境优化综合提升工程,对迁建小区进行地面、立面、屋面整治,统一粉刷墙体,固定雨蓬安装,规范晾衣杆的设置等,着力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合理设置垃圾桶摆放位置并进行地面硬化固定,加强对房前屋后、绿化带等角落的保洁清理,及时清除“牛皮癣”,严厉打击乱张贴乱涂写和毁绿种菜、乱拉乱挂、饲养家禽等行为,多部门联合重拳出击,综合治理迁建小区环境乱象。同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常抓长管,避免反弹,针对小区内小餐饮连带问题治理难,规范该类小区经营行业准入,建立联审联批机制,提高拆迁小区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改善小区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