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吴河乡清塘坳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道路,摆放整齐的垃圾桶。“相比以前,村里的环境有很大的改善,现在不仅变干净了,村民的参与意识也强了,随手扔垃圾的也少多了。”该村村支部书记徐生华感叹道。和徐支书一样,清塘坳村的很多村民都亲眼见证了乡村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
今年以来,吴河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工作部署,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以清塘坳村和吴河村为试点,从强参与、整资源、建机制等方面入手,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一)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营造整治氛围
该乡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一项改善民生,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事来抓,召开全体包村干部会议,对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通过张贴标语、粉刷壁画等方式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让群众真正认识到该项工作带来的实惠,积极参与,同时还将垃圾入桶、环境卫生保持等好习惯的宣传与“大宣讲、大排解、大走访”相结合,开展面对面讲解;紧紧抓住村党支部换届召开党员大会、民主测评会等有利时机,强化城乡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力争做到宣传无死角;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家门口入手,从身边事做起,不乱堆乱放,不随意倾倒垃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实现良好生活习惯在群众间的相互感染、相互传递。
(二)多方筹措、多措并举,积极整合资源
为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硬件设施和物资供给,吴河乡积极行动,将该项工作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既能缓解乡级财政压力,又能凝聚群众的共识。该乡充分利用扶贫、移民等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硬化道路、新修大塘,新建垃圾屋、公厕,完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成功人士的参与,鼓励捐资,支持家乡发展;通过群众自筹的方式整修土路基,此外,还积极争取县委农办的项目支持,投资42万元在全乡修建高标准垃圾屋70余个,下一步还将继续配齐保洁设施,计划投资78万元配备垃圾清运车、压缩车、垃圾桶、垃圾池等保洁设施。
(三)健全机制、加强配套,注重长效保洁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重点在“治理”,核心在“保持”。为巩固治理成效,该乡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根据行政村的大小配备了保洁员、垃圾清运车和三轮垃圾车、垃圾桶,定期搜集、清运。对保洁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片区,明确职责,实行信息公开,方便群众监督。目前清塘坳和吴河2村共配备保洁员33名,已全部上岗,累计投资7.5万元购置三轮垃圾车10辆、垃圾桶100个,已全部投入使用,制作《吴河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简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探索评选并表彰先进典型,曝光不文明现象,同时利用村内广播和宣传栏表扬在环卫一体化推进中的卫生文明户和环保先进个人,让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到每个村民心中。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后,大大改善了村级“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垃圾围村围沟到处撒”的不良状况,村民们切实体会到了整洁的环境带来的身心愉悦。下一步,吴河乡将由点及面,总结经验,在全乡铺开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给全乡群众营造一个美丽、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