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姚嘉莉
5月31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目前,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推动力不断增强,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卫生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病媒生物密度和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整体联动格局逐步建立。深圳市全面部署健康深圳建设,持续推进“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被遴选为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城市。
广东推进垃圾分类,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和处理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153座,总处理能力15.2万吨/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处理结构不断优化,全省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75%,广州、东莞等10个城市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省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建立实施“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乡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程管理、全链提升、全域推进、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广东模式”初步形成。
保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领先,截至2021年底,全省城市(县城)累计建成生活污水管网约7.34万公里,建成运行污水处理设施410座,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2847.28万吨/日,管网数和处理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1127个乡镇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共建有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61座,总处理能力602.17万吨/日,建有配套管网1.83万公里。
控烟工作取得实效。在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的基础上,广东省扩大无烟单位创建覆盖面,将事业单位、企业、酒店、餐厅等所有社会细胞单位纳入无烟单位创建范畴,截至目前,全省创建经省级命名确认的无烟单位数量达2.2万家。
审读:王叶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