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天气清明和暖。漫步宕昌城乡,绿树蓝天交相辉映,城镇街道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路面、沟渠、河道和背街小巷的垃圾不见了,原先随处可见影响市容市貌的“牛皮癣”小广告也消失地无影无踪……这一切的变化都要得益于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丰硕成果。
“我几乎每天都要和老伴沿着滨河路散步,空气清新、绿树环绕,路面看不到一点垃圾,休息长椅让我们老年人感到温暖又贴心。”家住新城区的付阿姨说。
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突出问题有效整改、督促检查扎实有效……伴随一套套环境卫生整治“组合拳”的精准发力,宕昌县城乡环境卫生持续向好,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杂乱小街变身美好街区
“以前人民桥下面的人行道又脏又乱,果皮纸屑随处可见,甚至还有人们随意倾倒的污水,现在真是大变样了,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分类投放的垃圾箱,人行道宽敞又干净。”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里的王女士说。
自去年7月15日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干部群众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共同见证了宕昌化茧成蝶的缤纷过程。
“我们合理调整人员力量,根据垃圾量调整清运路线13处,每天增运16车次,对不具备清运能力的单位和个人的大件垃圾以有偿服务的方式上门收取,并通过教育引导逐步解决垃圾在树坑、路边随时扔、随地扔的不文明现象。”县环卫局负责人介绍说。
“死角的陈年垃圾清理了,乱放的车辆也挪走了,特别是大家都不再随手乱扔垃圾,街道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看到县城环境卫生的明显改变,在县城居住多年的张小飞由衷地感慨道。
整治行动中,县执法局联合县商务局、城关镇等单位,以城区主次干道、广场公园、市场周边为重点,对“乱摆乱卖、乱堆乱放、乱扯乱挂、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影响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大规模、连续式、高强度的综合整治行动,清除“脏、乱、差”卫生死角,有效净化了城区环境秩序。
道路清爽干净,商铺整齐有序,树木郁郁葱葱……通过不到一年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干净、整洁、有序 的城市面貌为市民群众带来了更高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老旧村庄变身美丽乡村
走进何家堡乡草坪子村,通村公路宽敞干净,一幢幢农家院落错落有致,新建的文化广场健身设施齐全,群众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和简易房均已拆除,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养蜂、养鸡、乡村旅游等产业欣欣向荣,一幅乡村美丽、产业兴旺的乡村田园美景在眼前徐徐展开。
“以前的草坪子村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泥浆裹腿,垃圾到处堆倒,路上随处可见家禽、家畜的粪便,环境卫生很差,村民都是靠山吃山,生活条件很艰苦。现在环境卫生变好了,日子也越来越红火。”草坪子村村民崔玉清看着家乡的变化, 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去年以来,宕昌县聚焦城乡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九大行动”,一体推进城镇农村、地面立面、室内室外、场内场外、户内户外、院内院外、房前屋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努力实现视线内无垃圾、无乱象,真正做到“县城农村一个样、村里村外一个样、左邻右舍一个样、户内户外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
“如今村子里环境变美了,道路变阔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家家户户还建了小果园、小菜园,真是越住越舒服了。”看着家乡的变化,城关镇瓦舍坪村村民王吉代荣有着说不完的感慨。
干部群众变身义务环卫工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县委办公室严格落实每周五上街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环境卫生责任区域进行全方位彻底清扫,集中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牛皮癣,清运积存的垃圾、杂物。“参加大扫除虽然很辛苦,但成就感满满,这也是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了实处。”县委办干部范留得说。
每周五,县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对各自单位办公场所及划定的卫生区域进行彻底清理,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
在各个乡镇,随处可见干部群众、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大家对沿村公路、河道(沟)沿线、农户房前屋后和卫生死角等区域的各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
“我们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化治理相结合,在开展通村公路、村内道路常态化清扫的基础上,持续开展群众门前户后、庭院、住室以及圈舍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的集中整治,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种花植绿,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将台乡乡长王会安说。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厚植城乡居民幸福感的现实举措。
宕昌县坚持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与旅游县城创建、与贯彻落实全市建设“三城五地”目标定位和“十大行动”相结合,山水交融、碧水蓝天、宜居宜业的美丽宕昌正在绘就新时代壮美的生态画卷。
(刘桂君)
编 辑:刘吴霞 审 核:刘桂君
监 制:高龙平 总 监:黄振宇
友情链接: